中國乳業變革大幕拉開

“中國乳業格局今年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過去,我們說國產奶粉翻身幾乎無望,但現在我們看到了希望。”乳業專家宋亮表示。
乳業翻身的關鍵一年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乳業當下的行業變局具有里程碑意義,在伊利等行業龍頭的領軍之下,2014年將是打“翻身仗”的一年。
自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如何恢復消費者對國產乳業的信心,一直是盤旋在中國乳業從業者心頭的一個沉重話題。
“市場信心源于品質構建”,基于這一理念,以伊利為代表的中國乳企巨頭們也進行了多方努力。此前國務院提出的“按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的要求,早已在一些大型奶粉生產企業得到了嚴格的執行。
拿伊利金海生產基地來說,這家工廠實現了全過程自動化,并采用了國際領先的全自動精準配料系統、膜過濾常溫除菌技術,其全密閉的自動化包裝車間,是按藥品的GMP標準進行設計的,能有效防止污染。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近年來,伊利等乳企還紛紛向社會各界人士打開工廠的大門,讓人們感受國產奶粉的生產過程,親眼見證企業在奶粉質量管控方面的嚴苛程度,幫助消費者重拾信心。
這種“用事實說話、潤物細無聲”的努力成效顯著。近日,來自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報告稱,協會連續三年對主流品牌月月抽檢的合格率都在100%。國產嬰幼兒乳粉產品質量穩定向好,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特別是主流品牌產品是消費者首選的對象。
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乳業的振興戰略進一步上升至國家層面,政府重拳出擊整頓全行業。包括《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細則(2013年版)》、《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等在內的新政已經或即將落地。
“政策密集出臺,有助于改善國內奶粉市場競爭環境,提升國產奶粉的品質,增強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化解因消費者信心不足,造成市場向洋品牌一邊倒的扭曲現象。對行業良性發展影響重大,對國產奶粉來說,這也是一次翻身的好機會。”宋亮說。
強者恒強將是大趨勢
“整個乳品行業風氣的逆轉,對伊利等龍頭企業是好事。行業越好對企業越有利。”宋亮指出。
這也是目前業界的普遍觀點:隨著中國乳業格局的大變,強者恒強也將成為一種大趨勢,擁有更多優質奶源、更強的產品創新能力,產品品質更為穩定可靠的龍頭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表示:“對于像伊利這樣的龍頭企業來說,后來者與其之間的差距或將愈來愈大,因為大型乳企實力已經奠定,對上游牧場的控制、中游加工以及下游市場均有很強的控制力。”
齊魯證券分析師王穎華認為,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伊利集團視察,這顯示出國家對乳制品行業的高度重視,也顯示出對伊利集團的認可。
在其看來,乳制品行業正處于行業消費升級及政策大力支持兩方面利好疊加之際。一方面行業產品結構升級態勢明顯,全行業2013年收入規模增長近13%,但高端乳制品收入規模增速近30%,遠高于行業整體水平,消費升級以及對乳制品安全的重視帶來了高端產品的快速放量,行業龍頭明顯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國家對于乳制品尤其是嬰幼兒奶粉行業制定了更為嚴格的審查制度,大量中小企業面臨著行業洗牌,市場將進一步集中到龍頭企業上。
這從伊利股份[-0.65% 資金 研報]日前的2013年業績預告中可見一斑。公司預計2013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80%左右。資料顯示,上年同期,公司實現營收約420億元,凈利潤為17.17億元。
“我們堅定看好天時地利人和下伊利的龍頭地位及穩健成長,公司是不可多得的戰略性投資品種。”王穎華表示。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